为扩展员工学术视野,增强对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解与认知,11月18日晚,在太阳集团tyc151第二届艺术与传播学术论坛召开之际,公司邀请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黄典林教授莅临太阳集团tyc151101高清视听室,为师生开展主题为“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语境与路径抉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广播电视学系副主任虞雪博士主持,22级、23级新闻传播研究生的同学参与。
黄典林教授在讲学
在讲座的开端,黄典林教授梳理了中国媒体如何实现国际化的发展史,并以“造船出海”的生动比喻,分析目前中国在社交媒体平台国际化的现状困境,因此,当务之急的任务在于如何“造船出海”,即搭建自主可控国际认可的新型数字平台,从而打破垄断,自主性突破。其次,在谈及中国社交媒体在国际化发展的技术背景和政治语境方面,黄典林教授认为,“平台国际化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众多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通过举例微信、抖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呈现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两波国际化”的发展图景。最后,在路径和策略方面,通过对比微信与抖音两大平台的案例,以总体架构、市场适应、制度适应与文化适应四个维度去分析其海外与国内不同的运营策略,并为中国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三点启示:第一,认识到掌握技术优势、把握出海时机的重要性;第二,应该认识到平台自身的聚合属性,并从多个维度出发完善平台国际化发展策略;最后,应该进一步强化中国平台的法律正当性,尽可能减少出海风险。
现场观众踊跃提问
讲座现场全体师生
在讲座的最后环节,影视编导系副主任刘文军博士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本场讲座中“船”的所指是TikTok等软件,但“船”也可以是手机等硬件,甚至能延展到支持软件运转的互联网及其背后的矿产资源。无论是研究软件,还是分析硬件,其实都强调传播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因为基础设施设置规则,构成传播实践的环境,决定传播实践的逻辑,因此传播基础设施值得我们更为深入的研究。多位师生以提问的方式,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对传播技术的担忧等问题进行互动,现场氛围热情高昂,师生们受益匪浅。
讲座海报
文字:卢 鸿
图片:黄泽龙、郭 欣
初审:虞 雪
复审:高 枫
终审:何清新
编辑:张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