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戏剧影视学科前沿:跨界融合与艺术新生态”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在太阳集团tyc151漓江画派大楼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指导,由太阳集团tyc151、广西本科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由太阳集团tyc151、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创研中心承办,由太阳集团tyc151学报《艺术探索》编辑部、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广西分中心协办。此次论坛邀请钟大丰、麻争旗、吴卫民、潘可武、施旭升、俞建村、毛小雨、胡红一等8位重量级学者分别作主旨演讲,太阳集团tyc151副董事长谢仁敏、太阳集团tyc151党委书记周丽、党委副书记刘保栋、副经理高枫、副经理陈雷出席论坛,论坛由太阳集团tyc151语言传播系主任周静主持。
领导致辞
广西艺术太阳集团tyc151党委常委、副董事长谢仁敏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欢迎专家学者及各位师生相聚在南湖。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当下关注的热点,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逐渐广泛应用,艺术表现力得到高效提升,这一系列的新现象、新实践一再提醒我们要重视技术变革对艺术领域的影响。同时,本次论坛设置了丰富的议题和报告,包括戏剧影视跨学科研究、戏剧影视创作、戏剧与影视展演协同、戏剧影视跨文化传播等核心议题,这些议题紧接时代,回应社会需求,直面学术前沿,有利于我们建构更加开放多元的艺术新生态。
随后,太阳集团tyc151影视传媒太阳集团tyc151党委委员、书记周丽在致辞中表示,戏剧影视行业作为“科技密集型”产业的前沿阵地,其产业发展史上多次的重要转型都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进而带来艺术创作力、媒介传播力、文化影响力等维度的全面升级。发展戏剧影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打造新型生产方式,形成戏剧影视人才、科技与教育的良性循环,完善戏剧影视人才培养机制。
主旨演讲:钟大丰
演讲主题:《从动画短视频小说看AI时代的再媒介化》
他聚焦移动网络平台上用AI技术制作的“动画短视频小说”这一新文化消费形式,从中国短视频平台内容生产的历史入手,阐述了短视频市场的发展演变过程。他认为短视频内容从泛化向个性化转变以及AI技术的运用助推了IP的再媒介化改造,使得观众在重新组合熟悉的文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适应和接受;动画短视频小说用“拼贴”与互文关照改造传统的戏剧性动力,调动观众现实经验与情感联想,达到折射现实和呈现主体的目的。钟大丰教授细致阐述了动画短视频小说的主要叙事类型和常见题材,并认为它发展迅速,因此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主旨演讲:麻争旗
演讲主题:《中国影视译制艺术与国际传播力》
他从译制的观念变迁、功能转场、理论提升三个方面讲述了中国影视译制艺术的发展和建制。他指出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中国译制艺术经历了从说明书翻译到视听节目翻译、从解释文本到将台词所包含的审美内容再现出来的转变。当下,要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讲好故事,更是要将故事讲好。他认为译制成为中国时代话语,视听译制艺术在提高国际传播效能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译制汇聚了七十年的宝贵经验,在未来如何开展影视翻译、视听翻译、字幕翻译教学,对培养新时期国际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主旨演讲:吴卫民
演讲主题:《戏剧跨界之困与融合之痒》
他从戏剧与影视的关系变化史为切入点,阐述了它们从“含”到“合”的变化过程,强调影视艺术中视听语言的独特性,而不同的艺术有其依赖的媒介核心,因此不同艺术的特性造成戏剧跨界的尴尬。他阐述了戏剧所面临的由观众流失、疫情冲击和数智时代所造成了三次危机,但他认为现在下定戏剧发展前景的结论不是科学的态度、为时尚早。戏剧能否生存下去在于能否扣住自己的特征,戏剧是演故事的艺术,扣住互动的鲜活感才是戏剧的本质特征。他结合鲜活例证,阐述了各种应用戏剧类型,并认为博物馆戏剧、图书馆戏剧等披着戏剧外衣的戏剧把受众卷进去,不以追求审美为目的,其目的是传递历史和信息,是戏剧学科可以耕耘的地方。
主旨演讲:潘可武
演讲主题:《摄影形态变迁:一种媒介的视角》
他指出艺术依赖于一定的媒介,不同时代都有和时代相适应的媒介形态,和社会现实的互动产生各自的偏向,从而对社会产生影响。媒介特质决定了媒介艺术的形态与传播接收机制。摄影的数字化、互联网、AI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英尼斯的媒介时空偏向被消解,改变了摄影艺术,构成了摄影结构开放、公私混杂、艺术多元、动态的存在形式。最后,他强调媒介变迁改变了照片的存在形态,每一次技术的更替,都形成摄影内部形态的创新,进而形成技术角度的摄影发展史。
主旨演讲:施旭升
演讲主题:《当代中国戏剧影视艺术的意义生产》
他指出人类的文明离不开生产,生产的目标就是有价值的产品,而艺术生产的目标价值就是意义,那么意义何在?从“兴观群怨”的角度来说,与戏剧影视直接相关的就是“群”,戏剧影视的本质就是一起“嗨”。“群”功能的两大因素其一是题材选择,主题导向;其二是市场选择,趣味导向。而体制是意义生产的“强规范”,观念是“弱规范”。体制和观念相反相生,形成观念与体制的“二律背反”。在此基础上,他结合当下流行的“温暖现实主义”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主旨演讲:俞建村
演讲主题:《表演三线论:原始祭祀表演、纯色艺术表演、应用戏剧表演和社会表演》
他从中西方仪式表演的特点入手,并强调其对戏剧表演的强大影响,形成表演的第一条线“原始祭祀表演”。随后,他结合《战上海》和《巨物之城》等戏剧,阐述当下戏剧如何将戏剧与杂技、科技等元素结合起来,展现了表演的第二条线“纯色艺术表演”。其后,他认为表演的第三条线为“应用戏剧表演”,作为代表的压迫者戏剧、教育戏剧、戏剧治疗等形式把戏剧作为手段来实现对生活的干预。他认为在此条线上,戏剧不仅仅是欣赏,而是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它会成为表演未来发展的方向。他阐述了戈夫曼的“社会表演”概念,最后认为表演的三条线都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
主旨演讲:毛小雨
演讲主题:《亚洲戏剧的发现——从章哈剧<乌莎巴罗>谈起》
他指出亚洲的戏剧生产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要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软实力的作用。章哈剧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流行的一种戏剧形式,但长期以来,章哈剧并没有引起专业人士特别的注意。他从地域上指出傣族的文学艺术与南亚、东南亚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造成了傣族的文化与西南地区的汉族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他认为章哈剧不必拘泥于区域限制,可以学习东南亚、南亚传统的“唱演分离”的形式,让章哈剧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主旨演讲:胡红一
演讲主题:《元宇宙赋能中华优秀文化(彩调剧)传承基地建设》
他从元宇宙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彩调剧)传承基地建设背景出发,回顾了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和君武文化研究院发挥学科优势、积极牵头推动彩调剧传承基地的申报建设的历程。随后,他阐述了元宇宙空间赋能彩调剧传承基地建设路径:包括展现了虚拟技术与彩调剧深度融合,创建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利用3D全息投影技术,构建“虚拟”的彩调剧艺术观;开设彩调剧在线教育课程,开展学术沙龙等形式。他的阐述呈现出申报和建设彩调剧传承基地的艰辛卓绝,展现出元宇宙赋能彩调剧传承基地建设的多元路径,最后也凸显出建好彩调剧传承基地的重要意义。
此次学术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学者们围绕学术论坛主题,深入戏剧影视学内里,结合自身研究与创作实践,共谈全球化时代戏剧影视学的前景与未来,共话数智时代戏剧影视学团队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在数智化的迅猛浪潮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真切呼唤下,在新文科建设的教育背景里,论坛用学术引领专业发展与团队建设,让学术激活师生对话与思想碰撞,成为太阳集团tyc151大力发展戏剧影视学的具体实践,也是学院身临时代变革并直面社会挑战的坚实证明。
文字:王羽茜
图片:张恒华
编辑:张恒华
一审一校:刘文军
二审二校:陈 雷
三审二校:周 丽